河中石兽
来源: 阅读:1870 次 日期:2014-10-29 11:11:05
温馨提示: 小编为您整理了“河中石兽”,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ǎ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译文:

沧州的南边,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正门倒塌在了河水里,门前的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资金重新修建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往下流去了。于是划几条小船,拉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教书,听了这件事后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而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而浮动,石头埋没在沙中,越沉越深罢了。沿着河去寻找两只石兽,不是很荒唐的一件事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句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是水流反冲的力量,必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石面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再转。不停翻转,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人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字词解释:

1.沧州:沧州市临:靠近。河:指黄河。干:岸边。

2.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

3.阅:经历。岁:年。余:多。

4.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5.木柿:木片。

6.湮:埋没。

7.颠(一本“傎”):颠倒、错乱。

8.河兵:治河的士兵。

9.啮:本意是"咬".这里是冲刷,冲击的意思。坎穴:洞坑。

10.臆断:主观判断。

11已:停止。

12是非:这不是是:这非:不是。

13如:按照。

14设帐:设立学管教学。

15.竟:最终。

16.并:一起。

17.临:岸边。

18.圮:倒塌。

19.曳:牵引,拖着。

20.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21.但:只。

22.倒掷:倾倒。

23.盖: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

24.暴涨:凶猛的河水。

25.尔辈:你们。

26.干:岸边。

27.临:面对。

28.并:一起

29.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30.求:寻找。

31.以为:认为。

32.盖:因为。

33.溯:逆流而上。

34.物理:古义:事物的原理。今义:一种学科。

文章寓意:

《河中石兽》是纪昀(纪昀,字晓岚)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每做一件事前,不要妄下结论。

题目: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下游),依据是(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湮(yān)于沙上),理由是(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老河兵则判断其在(上游),是因为(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阅读提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本文习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二石兽并沉焉;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⑨盖石性坚重;④求之下流,固颠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是非木柿;问今是何世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士卒多为用者

C.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D.山门圮于河;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翻译下列句子。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4.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5.老河兵为什么能成功?

·答案:

1.①一起,都②事物的道理⑧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4,固然。

2.B(本题要认真审题,注意意义和用法两项都要相同,A项第一个“是”意为:这;第二个表判断;B项两个都是“被”之意;C项第一个为代词,代这件事;第二个代词,代石兽;D项第一个意为:在;第二个意为:比。只有B符合。)

3.(石头)一再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水而上了。(关键词为:已、遂、溯)

4.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不能主观臆断或盲目相信权威(只答重视实践得1分。)

5.综合实际经验,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意思相近即可)

更多信息请查看文言文阅读

更多信息请查看 初中文言文
下一篇: 桃花源记
手机网站地址: 河中石兽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初中文言文
蹇材望伪态 09月09日
红毛毡 09月09日
王翱秉公 09月09日
县令挽纤 09月09日
陈谏议教子 09月09日
梁鸿尚节 09月09日
张佐治遇蛙 09月09日
欧阳晔破案 09月09日
酒徒遇啬鬼 09月09日
秦西巴纵麑 09月09日
蝜蝂传(fùbǎn) 09月09日
憔夫毁山神 09月09日
唐临为官 09月09日
不识自家佚 09月09日
蝜蝂传(fùbǎn) 12月10日
韩琦大度 12月01日
活板(活版) 12月01日
诫子书 12月01日
蝜蝂传(fùbǎn) 12月01日
砚眼 12月01日

2026上岸·考公考编培训报班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网站声明| 网站帮助| 非正式的简要咨询| 简要咨询须知| 新媒体/短视频平台| 手机站点| 投诉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滇ICP备2023014141号-1 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号:云教ICP备0901021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879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23)第0102001523号
云南网警备案专用图标
联系电话:0871-65099533/13759567129 获取招聘考试信息及咨询关注公众号:
咨询QQ:1093837350(9:00—18:00) 版权所有:
云南网警报警专用图标
Baidu
map